LOT: 156
百年 同昌号·黄锦堂
估价:HK$ 5,500,000 - 8,800,000
数量:一筒七片
总重量:约2314g
仓储:良好
年份:约1930 年代
工序:生茶
「黄锦堂」为同昌号系列最早期茶品,茶味浓厚细腻,与宋聘及陈云等风格迴异。
三十年代,一筒七片的同昌号黄锦堂普洱圆茶, 陈期高达八十多年之久︔其仓储良好,重量十 足。于饼身中可见早期版本的白底蓝色图字内飞,落 款为「主人黄文兴谨白」。此茶饼厚实呈金栗色,条 索扁长粗硕,自然美观。「黄锦堂」为同昌号系列最早期茶品,茶味浓厚细腻,与宋聘及陈云等风格迴异。
云南普洱茶明代即已扬名,明末清初石屏人赴倚邦、曼洒、易武等地经营茶叶,因其地广人稀,又宜种茶,遂渐携家眷马帮迁居而来。雍正初年,石屏人资财雄厚者已在易武开设商号三家,坐地经营茶叶,尚有零散茶商贩卖茶叶到思茅、石屏等地,亦有租地种茶为业者,而后迁居至此以茶为生者日众。尤其易武茶山得天独厚,自清中期以来茶庄林立多如繁星,干隆年间更是成为皇室贡茶采选之地。干隆年间易武陆续开设余文昌、联兴号、庆春号、守兴昌、同大昌、同昌号等6家商号。除经营茶叶外,还收购棉花、鹿茸、象牙等运销内地,同时从内地购进棉布、百货等。清末易武茶区人口增至三千多户,易茶庄鳞次栉比,经营茶叶以万担计,每到冬春旱季,几路商帮车水马龙,将普洱茶品运送至内地、香港和东南亚等处销售。据文献记载,民国十九年( 1930年),同昌号、同庆号、干利贞、同顺祥、余文昌、联兴号、守兴昌等知名商号营业额高达845万元,运销越南、老挝的茶叶达5000驮。其中同昌号初设于同治年间,本铺辗转易主一度停业后,民国年间由黄兴文(即黄备武)主持经营。茶庄易主的初期,仍然是以同昌号的商标发行茶品,仅将茶品内飞的落款,改为「主人黄文兴谨白」,年经营茶叶可达四百担子,1948年,黄兴文去世后,由黄锦堂接管同兴号。
同仝票文:「本号在易武正街开张同昌黄记拣选细嫩茶叶加工揉造白尖此茶与众不同且能销食除冷去毒存留日久更佳凡官商光顾请明内票并元飞为记主人黄锦堂谨识。」
黄锦堂幼年时在广东读书,后来随父来到上海,肄业于南洋公学,据文献记载20世纪30年代,黄锦堂每月收入即有薪金五六百元,佣金三四百元,自购汽车,资产数万元,煊赫一时。黄锦堂主持「同昌黄记」时,内飞落款「同昌黄记主持证白」。同昌黄记红圆茶和同昌黄记蓝圆茶,内飞分别为红色和蓝色字图,皆属于「黄锦堂时代」出品。同昌黄记红圆茶茶饼厚实饱满,茶叶条索扁长粗硕,呈金栗色,自然美观,油光较淡。冲泡后汤色栗红带青叶香,味道微甜,陈韵清晰,水性细腻柔顺,茶气偏淡,叶底呈土栗色。同昌黄记蓝圆茶饼身外观与红圆茶相似,饼面有较深凹痕,条索较细,叶面干瘦,呈深栗色。冲泡后茶汤栗红,昧道微甜,水性圆厚顺滑,茶气强烈,叶底呈栗色。本次拍品为30年代的同昌号黄锦堂整筒普洱圆茶,陈期已近百年,仓储状态良好,分量十足,品相上佳,整筒原装,尤其稀见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