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231
百年 福元昌 • 白标
估价:HK$ 1,800,000 - 2,800,000
数量:一片
总数量:约304g
年份:约1910年代
工序:生茶
清代末期以前,一直都是以倚邦茶山(后来称为「倚邦茶区」)的普洱茶品最受欢迎,当中尤以小叶种普洱茶最为着名,更是清朝贡茶的主要茶种。开设在倚邦茶区的茶庄商号众多,但得以承传下来又有史料可考的,要推「宋云号」和「元昌号」两家茶庄。
创设于光绪初年,元昌号茶庄每年製造普洱茶四五百担,以运销到四川省及北方地区。时值易武山普洱茶事业崛起,「光绪二十六年易武周围到处是老茶树,另外还种不了茶地……那时期光是易武产茶千多担。」(《版纳文史资料选辑》4,第33页)。加上当时一条运送贡茶古道建成,后来被铺成石块马道,连接易武镇和倚武茶区,促使茶商分别设厂于两茶区,方便运输和经
营。元昌号茶庄就在易武大街开设了茶厂分行,命为「福元昌号」茶庄,专门采用有别于易武山大叶种普洱茶叶,製造精选茶品,演绎出清代普洱茶最为辉煌的篇章。
光绪末年,适逢地方治安恶化,疾病流行,云南南部所有的茶庄和茶厂都几乎全部歇业停产。倚邦的元昌号和易武的福元昌号茶庄,也逃不掉关门闭厂的噩运,倚邦元昌号茶庄更就此结业。反之开在易武的福元昌号茶庄在民国十年左右时,再度恢復营运。「易武街在解放前二十年(1929)制圆茶(七子饼茶)的茶号有……朱瑞兰、宋斌元、朱玉培、俞福生、许荣坤等五家各500担」(《版纳文史资料选辑》4,第32页)。其中俞福生,应是「余福生」,就是元昌号茶庄和福元昌号茶庄的主人。元昌号普洱茶品早已不见于世,只有福元昌号圆茶,仍有极少数保留在收藏者中,在普洱茶市面流通市场很难復见。
「福元昌」与「宋聘」合称「茶后」与「茶皇」。福元昌圆茶有内票和内飞,经仔细研究发现,内票和内飞的图字都是人们刻成印章,以手工印艺出来的,别具意义和价值。过去的内飞、内票都是以糯米纸做成,多半已被虫蛀蚀,难以完整地保留下来。茶饼上紫底红字的内飞清晰可见,写明「易武山大街开张福元昌号拣选嫩馨香茶叶……」,字体正楷工整,四边框饰以祥云图案,保存良好。
福元昌是采用最优良的大叶种普洱茶菁製成,茶叶厚大,条索寛扁,油光淡薄但茶气香浓。经过时代醇化,福元号圆茶底蕴深厚,入口自然融化,属于多层次而有爆发力的气势,故其有「普洱茶后」之称。
带有筒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