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熏炉之制兴于汉代,《艺文类聚》卷七十引汉刘向《熏炉铭》云:「嘉此正器,崭岩若山;上贯太华;承以铜盘,中有兰绮,朱火青烟。」汉唐以来成为皇家陈设礼仪制度中的重要角色,《新唐书·仪卫志上》:「朝日,殿上设黼扆、蹑席、熏炉、香案。」
在贵族士大夫生活中也不可或缺,谢惠连《雪赋》:云:「燎熏炉兮炳明烛,酌桂酒兮扬清曲。」熏炉多用铜制,但用玉料琢磨者最为清雅高贵,宋李清照《浣溪沙》词云:「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清纳兰性德《玉连环影》词:「掩屏山,玉炉寒,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
干隆皇帝性好风雅,又酷嗜玉器,故当时宫廷清玩陈设多用玉制。这件白玉饕餮纹兽耳熏炉,用大块优质和田玉料琢磨而成,十分奢华。上有炉盖,盖顶有异兽钮,盖面和炉体饰以饕餮兽面纹,炉身两侧有兽耳,作异兽吐水状。圈足饰以一周变形蝉纹。整器在装饰上综合运用了镂雕、高浮雕、减地平雕、阴线刻等多种技法,十分精彩,以饕餮纹为主要纹样。「饕餮纹」的说法出自宋代皇家文物图鉴《宣和博古图》。这件清白玉饕餮纹兽耳熏炉是当时宫廷仿古玉器佳作,工料俱美,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