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 /

【仕宏秋拍 • 时代记忆】见证香港原年茶史辉煌 – 金山楼

金山楼的老茶不但是香江百年茶事辉煌的见证者,是香港藏茶文化的象征,更是市场上千金难遇的稀罕珍茗。

是次秋拍,仕宏带来两件金山楼拍品,除了一片无纸红印外,更有极尽罕有的原筒大字红印,一筒七饼,经历上甲子的岁月,依旧品相上佳,保存完整,稀中之稀。

在此,特别加插周子先生于《中国茶》节目,讲述香港茶史,细论金山楼故事的影片解説,及《周子论茶》视频号的拍品介绍,让我们一起细鑑金山楼藏茶的传奇魅力。


※ 香江缘起 茶魂传承 ※

香港自晚清以来,就是重要的茶叶贸易中转站,有茶港之称。清末民国之际,因内地苛捐杂税繁重,曾有大量普洱茶在香港倾销。普洱滋味醇厚,养胃宜人,在香港茶楼的一盅两件裏也是备受青睐的品种。香港有许多老字号茶楼,如1918年开业的莲香楼、20世纪30年代末创立的陆羽茶室等。

1910年香港最繁华的皇后大道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香港多家大茶楼歇业,往诲外寻求发展。香港老字号金山楼在清理茶楼仓库时,盘出了一批珍贵的陈年普洱,其中有存时已近百年的普洱圆茶等,销往臺湾及海外。这些老茶楼经营多年,茶仓中茶气弥漫,反復浸润催化,形成了独特的香港风味,备受茶人追捧。

香港老字号金山楼招牌

金山楼为香港老字号茶楼,长期销售普洱茶,并自建茶仓,贮存茶品备用。金山楼得地利之便,大量收购优质号级、印级普洱茶,为多年后的茶史传奇埋下伏笔。金山楼所藏普洱茶中,以红印最为典型。「红印」上承号级茶之精魂,为印级茶之铭心绝品。红印茶製作之时,旧式茶号关张未久,老匠尚在,故能传承号级茶之技艺灵魂,又得国营茶厂原料调配之便,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茶楼内景旧照

旧时香港茶楼购藏普洱茶饼时,往往会选购没包装纸的普洱茶以利放仓与拆散销售。金山楼亦采用此种做法,故市面所见金山楼旧藏红印多无外包纸,坊间称为无纸红印。数十年来茶仓都存放陈年普洱茶,其墙面﹑地下都瀰漫着陈旧的普洱茶茶气,形成一个理想存放普洱茶的陈化环境。金山楼独一无二的珍贵风味与收藏价值,造就市场的热烈追捧。

今日市场上「金山楼旧藏」堪称金字招牌,身价极高。


※ 原筒 金山楼旧藏 大字红印 ※

罕见原筒 稀见至珍

早期红印传奇旧藏,罕见原包装更添不凡身价,极具投资收藏潜力。

此原筒早期大字红印青饼,有原筒原包外包装纸,较无纸红印更加罕见,干仓状态上佳,条索金黄饱满,茶气刚强。原筒金山楼旧藏早期大字红印不但在市面上绝无仅有,更是第一次现身拍场,珍稀程度不言而喻。

五十年代的早期大字红印,是印级茶鼻祖,外包纸八中茶字体尤为粗大,是最早期刻板印刷之特点。大字红印使用顶尖易武大叶茶菁和传统工艺,茶菁来自易武茶山大叶种茶树,并渗有兰香或野生樟香味。勐海茶厂厂长唐庆阳先生曾说:「打从范和钧时期开始,红色茶字的普洱圆茶,一直都是选用猛腊最好茶菁做的。」


※ 金山楼旧藏 无纸红印 ※

纯干仓存放 愈见难得

普洱茶界中印级茶始祖,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

此五十年代金山楼旧藏无纸红印一片,纯干仓保存,以棉纸外包有「金山楼旧藏 无纸红印」,品相完好,严选勐腊野放老树茶菁,配以旧式技艺压模,饼型厚实,条索粗壮,精工揉製,茶面油亮。经七十年陈放,茶韵层次丰富,茶气刚强而变化丰富,兰香馥郁兼有野樟香。

无纸红印的滋味卓越,随着年份的消耗,存世量愈加稀少。而纯干仓的无纸红印在市场上更是难得一见,实属珍品。


秋拍详情

http://lhauction.com.hk/public/content/img/1731394462_org.jpg
扫码关注香港仕宏
公众号:lh_auction